能源管理體系是從體系的全過程出發,遵循系統管理原理,通過實施一套完整的標準、規范,在組織內建立起一個完整有效的、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體系,注重建立和實施過程的控制,使組織的活動、過程及其要素不斷優化,通過例行節能監測、能源審計、能效對標、內部審核、組織能耗計量與測試、組織能量平衡統計、管理評審、自我評價、節能技改、節能考核等措施,不斷提高能源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有效性,實現能源管理方針和承諾并達到預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標。
GB/T 23331《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》標準的主要內容有:
1、總要求:組織應建立并實施能源管理體系,以降低能耗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能源管理體系應覆蓋組織與能源管理有關內部過程和外包過程。
2、管理職責:包括管理承諾、能源方針、作用、職責和權限等方面的要求。
3、策劃:包括能源因素、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、能源管理基準及標桿、能源目標和指標、能源管理方案等方面的要求。
4、實施與運行:包括資源,能力、培訓和意識,信息交流,文件控制,記錄控制,運行控制等方面的要求;
5、檢查與糾正:包括監視、測量與評價、合規性評價、不符合,糾正、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、內部審核等方面的要求;
6、管理評審:包括總則、評審輸入、評審輸出等方面的要求。
GB/T 23331《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》標準制定的背景
1. 宏觀經濟形勢的壓力
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,中國資源不足,能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,由于現階段還是粗放型經濟,能源利用效率低,能耗高,造成能源嚴重浪費現象十分嚴重,能源的緊缺形勢又給我國的資源不足和環境治理造成巨大壓力。全球可利用能源銳減,威脅人類生存,國際能源緊張,威脅國家安全,能源的節約和利用效率的提高,關系國家可持續發展,能源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。
我國人均淡水、石油、天然氣和煤炭的占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,能源和水資源消耗高于世界水平。中國2007年能源消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,占全球能源消耗增長的50%。萬元GDP能耗和水耗高于發達國家。
節能減排:1992年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/1997《京都議定書》成為減少排放、保護地球家園的共同措施。
消耗煤炭和礦石燃料不僅污染環境,還將誘發溫室效應、酸雨、疾病、農業減產等問題。降低能源消耗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降低排放、減少危害、促進可持續發展。
2009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—中國承諾2020年比2005年單位碳排放減少40%--45%目標,節能減排勢在必行。
2. 微觀能源管理實踐的經驗
工業節能主要有結構節能、技術節能、管理節能三種途徑。在能源管理中,逐漸認識到開發和應用節能技術和裝備僅僅是節能工作的一個方面, 單純的依靠節能技術并不能最終解決能源供需矛盾等問題。應用系統的管理方法降低能源消耗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推動行為節能,進行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成為能源管理的關鍵。管理節能的特點與成效有:
管理節能投入產出比高
管理節能是技術節能和結構節能的支撐
管理節能資金投入少,適合于發展中國家
管理節能可廣泛應用于企業層面
應用效果好,如愛爾蘭通過能源管理體系(MSE)節約能源消耗達到7%。在中國因為現階段能源管理水平比較差,通過管理節能節約能源消耗的比例估計可達10%。
為推動能源管理體系國際標準的制定,國際標準化組織(ISO)成立了ISO/PC242-能源管理體系項目委員會,由美國、中國、巴西和英國共同承擔該委員會的相應職務,由美國和巴西承擔秘書處的工作。該委員會已于2008年9月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,起草標準草案。